如何从叶底来分辨茶叶的好坏?
茶渣,许多人往往都是不看一眼就倒掉了。
殊不知,茶渣是裸露一个茶好坏的症结,与看干茶、闻香气、尝滋味一样是品茶的主要步骤。
所以,茶渣先别丢,学几招来分辩它再倒不迟!
泡剩的茶渣,专业术语叫做叶底”。
在专业的茶叶审评中,最后须要看叶底并进行评分。
茶叶在冲泡之后吸水膨胀,使叶片还原为原有的形状。
一款茶的采摘、加工、存储的合理与否,都可以在叶底中裸露无遗。
看叶底,重要从嫩度、色泽、匀度、舒展度几个方面来入手。

01
嫩度
所谓嫩度,就是看一款茶中芽头、嫩叶的比例和总体叶质的老嫩。
很多茶在没有泡开时,卷缩在了一起,不太容易分辩其芽头和嫩叶的含量,而通过叶底则很好鉴别。
拿起几片茶叶将其平摊开来,我们就能看出它的采摘级别是单芽、一芽一叶等等之类了。
鉴别叶片整体的老嫰水平,除了眼睛看之外,还要用手捏。
分辩的总体原则是:
手指捏叶底柔软有韧性的嫩度好;质硬,撒手后松开的表现叶质老。
叶脉不隆起平滑如绸缎的为嫩;叶脉隆起触手的为老。
叶子边沿锯齿温和的为嫩;叶边沿锯齿状显著的为老。
叶肉厚软的为最佳,代表嫩度好、内含物资丰硕,多为高山优质茶原料;
柔软但薄的一般,多为台地茶原料;又硬又薄的最差。

02
色泽
叶底的色泽能非常直观地反响一款茶的原料和加工优劣。
视察叶底色泽最好能有几款茶放在一起比较来看,否则容易受到光线、环境和主观因素影响。
叶底色泽分辩的总体原则是:
色彩要正常。
所谓的正常,就是具备茶类应有的色彩请求。
比如说看绿茶,那就以嫩绿、黄绿、翠绿为佳,深绿色较差,如果有爆点、焦叶、红叶、红梗子、叶片碎烂那就更不好了。
而乌龙茶请求绿叶红镶边”,可以视察红绿面积的比例来肯定发酵轻重。
色泽必定要亮。
亮,并不是说叶子自己会发光,而是一种鲜活、润泽、丰满、富有性命力的表示。
那么怎样的叶底算亮呢?
这个问题上文字的表示力实在是匮乏的,只有亲眼见过这种充斥活气的明亮,才会明确。
如果必定要类比,那就像早春雨后刚刚萌发的树芽,那种富有性命力的明亮,是夏天、秋天的树叶所无法具备的。
03
匀度
在看叶底的三个项目中,匀度是相比较较次要的。
所谓匀度,就是看一款茶的老嫩、大小、厚薄、整碎是不是比拟统一。
这和一款茶的采摘加工管理有关。
有的茶农采茶不管三七二十一,一把抓,那么从叶底上反应出来的就是大大小小很不匀整。
在加工时,有的茶厂把不同山头、不同批次采摘的茶不加鉴别地混在一起加工,也会涌现匀度很差的情形。
匀度差,代表采茶做茶不够规范,或者是经过了拼配。
04
舒展度
除了以上三点之外,还要注意叶底的舒展水平。
大多数茶叶在制造进程中,都会阅历揉捻或包揉的等做形的工序。
工艺过关的茶,在经过开水高温冲泡之后,叶片会自然舒展开来,恢复到原有的形状。
一些揉捻较重的茶比如乌龙茶等,完整舒展后仍然会稍有卷曲,这都是正常的。
但如果冲泡之后叶底完整摊开如纸、或者压缩泡不开,那都是工艺存在缺点的表示。
比如,一些茶厂以重火炭焙来掩饰茶原有的缺点,对于这样的茶,我们就可以通过叶底压缩黑硬来加以鉴别。
此外,茶渣凉了之后,此时的冷香”是鉴别一款茶的好坏的主要指标。
起源: 叶桦说影视,信息贵在分享,如涉及版权问题请接洽删除